债务人视角:企业破产前的自我审视与应对策略​


当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力不从心,面临破产风险时,债务人从自身角度出发,做好自我审视与应对,或许能争取一线生机,即便最终走向破产,也能减少损失。

财务状况的全面梳理刻不容缓。债务人要对企业资产进行详细盘点,包括固定资产、流动资产、无形资产等,准确评估资产价值;同时,厘清债务明细,明确各类债务的金额、到期时间、债权人信息等。比如一家科技企业,在察觉经营困境后,发现自身拥有多项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,但因忽视评估,在以往融资时未充分发挥其价值。此时重新评估,若这些无形资产价值可观,可在后续融资或破产谈判中增加筹码。

经营管理问题的深度剖析同样重要。企业需反思市场定位是否准确、产品竞争力为何下降、成本控制是否得当等。例如,某传统服装企业,因未能紧跟时尚潮流调整产品款式,市场份额被新兴品牌蚕食。通过分析问题,若企业仍有核心竞争力,如优质的供应链体系,可考虑引入战略投资者,调整经营策略,尝试转型。

若企业确定符合破产条件,债务人要依法积极应对。根据企业破产法,债务人有本法第二条规定的情形时,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、和解或者破产清算申请。若选择重整,可制定详细的重整计划,明确业务调整方向、资金筹集方案等,争取债权人支持,挽救企业;若和解,需与债权人协商债务清偿方案,达成和解协议。债务人在破产前的每一个决策与行动,都可能影响企业的最终走向。
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