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,如果存在税务违法行为,即使进入破产程序,也可能面临刑事风险。常见的税务犯罪包括逃税罪、虚开发票罪等。
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、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,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行为。虚开发票罪是指有为他人虚开、为自己虚开、让他人为自己虚开、介绍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用于骗取出口退税、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行为之一的。
某公司在经营期间,通过伪造采购合同、虚增成本等方式,逃避缴纳税款 120 万元,占应纳税额的比例超过了百分之十。在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后,税务机关发现了这一违法行为,相关责任人因构成逃税罪,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3 年,并处罚金。
破产企业在进入破产程序前,应进行全面的税务清算,及时补缴所欠税款,避免遗留税务问题。企业经营者要增强税务合规意识,依法纳税,不得采取任何违法手段逃避纳税义务。在破产过程中,破产管理人也应重视税务问题,配合税务机关做好税务清算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