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破产程序中,法院依法查封的财产属于破产财产的一部分,用于清偿债权人的债权。任何非法处置已被法院查封财产的行为,都可能构成非法处置查封财产罪。
非法处置查封财产罪是指隐藏、转移、变卖、故意毁损已被司法机关查封、扣押、冻结的财产,情节严重的行为。
某公司在破产过程中,其部分房产已被法院依法查封。但该公司股东为了逃避债务,擅自将这些查封的房产低价转让给关联方,导致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。该股东的行为已构成非法处置查封财产罪,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2 年。
为防范非法处置查封财产罪的风险,破产企业应严格遵守法院的查封裁定,不得擅自处置被查封的财产。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财产监管账户,对被查封财产进行专项管理,禁止任何未经法院许可的资产处置行为。同时,破产管理人要加强对被查封财产的监督,及时发现和制止非法处置行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