债权人在破产程序中的权利与义务:如何保障自身权益

在企业或个人破产程序中,债权人的利益直接受到影响。了解自身在破产程序中的权利与义务,是债权人保障自身权益的关键。

债权人享有诸多权利。首先是申报债权的权利,在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,债权人需在规定期限内申报债权,说明债权的数额和有无财产担保等情况,并提交相关证据。只有依法申报的债权,才能在破产程序中得到确认和清偿。其次,债权人有权参加债权人会议,对破产程序中的重大事项进行表决,如通过重整计划草案、和解协议草案、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等。此外,债权人对管理人的工作有监督权利,若认为管理人的行为损害自身利益,可向法院提出异议。

同时,债权人也需履行相应义务。如实申报债权是基本义务,不得虚报、瞒报债权信息,否则可能面临法律责任。在破产程序进行过程中,债权人应配合管理人的工作,如提供相关财务资料、协助调查债务人财产状况等。在债务清偿阶段,债权人需遵守法院裁定和破产程序规定,不得擅自处置债务人财产,扰乱破产秩序。

为更好地保障自身权益,债权人可采取一系列措施。在申报债权时,确保提供的证据充分、准确,及时关注破产程序进展;积极参与债权人会议,充分行使表决权,表达自身诉求;对于可能损害债权的行为,及时向法院或管理人提出异议。例如,在某企业破产案件中,部分债权人通过联合起来,在债权人会议上共同发声,成功推动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的优化,提高了自身债权的清偿比例。债权人清晰认识自身权利与义务,并积极行动,才能在破产程序中最大程度保障自身权益 。


分享